郭建《白杨礼赞》(八上15课)教学实录
更多语文名师精彩课例,
请点击阅读
初中语文名师课例第一辑(视频、实录、设计66节)
郭建《白杨礼赞》(八上15课)
教学实录
(来自郭建名师工作室)
执教:东莞市可园中学 郭建
对象:桂林市第十一中学学生
一、整体感知
师:同学们好,(屏显:白杨树图片与课题)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——
生(齐):白杨礼赞。
师:南方的孩子可能没有见过白杨树,请看右边这幅图,图上的就是白杨树。“礼赞”是什么意思呢?我查了下词典,字典上是这么说的——
(屏显:礼赞——以崇敬的心情来称赞。生齐读)
师:原来,作者茅盾先生是以崇敬的心情来称赞白杨树啊。你们课前都浏览过课文了,能不能模仿茅盾先生,也来礼赞礼赞白杨树呢?
(无人举手,课堂静默)
师:好,没关系,我们把难度降低一点。我给大家提供一些词语,大家只要能用上其中一个词来造一个句子就行,可以模仿课文原句。当然,这只是及格标准。优秀的标准就是,能用上两个以上的词,或用多个词造一段话。
(屏显:倔强 婆娑 虬枝 伟岸 傲然 秀颀 妙手偶得 坦荡如砥 潜滋暗长 恹恹欲睡 旁逸斜出 不折不挠。生提笔写句)
师:我看大部分同学都写出了自己的句子,我们来交流一下。
生:白杨树没有婆娑的姿态,没有盘旋的虬枝,但是它很伟岸,傲然挺立在黄土高原。
师:一出手就不平凡,我听出来你连用了四个词。
生:白杨有倔强的精神和伟岸的身材。
师:很好,你也突破了及格线。不过,建议把“身材”改为“身躯”。
生:当你在黄土高原走过时,你会看到一株或一排倔强的白杨树,傲然挺立,对抗着西北风。
师:你的句子很流利,谢谢。我发现有一个双音节,还没有人用,是哪个?
生(齐):秀颀。
师:什么意思?
生:注解上说的是“修长”的意思。
师:那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“修长”?
生:可能因为“秀颀”比“修长”看起来更有文采一些吧。
(生笑)
师:同学们,有些美好的词,口语中较少使用,但用在书面语中会让我们的语言变得优美典雅。这类词,我们称之为雅词。
师:有没有同学敢挑战下面的四字词语?——好,你来!
生:看到不折不挠的白杨树,我心里潜滋暗长了一种赞美之情。
师:不错,你用上了“不折不挠”和“潜滋暗长”两个词。好吧,郭老师也想挑战两个难词,我也造了两句,你们帮我看看行不行?
(屏显:①美丽的白杨树傲然挺立在坦荡如底的黄土高原上。②当你猛然抬眼,妙手偶得一株白杨树,单调的心情立刻振奋起来了)
生:“底”字写错了,是“石”字旁。
师:“砥”是磨刀石的意思,这里形容平坦。谢谢你提出,我记住了,那第二句呢?
生:嗯……(思索)“妙手偶得”不能这么用,因为它是指(读课文注释)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的意思,用在这里不合适。
师:看来郭老师对词语的理解还不深,同学们可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啊。
师:还剩两个词,我提一下:“恹恹欲睡”,注意“恹”读第一声;“旁逸斜出”注意“逸”字那一小点。
二、理清层次
师: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,这些词都是本课生字词中重要的词。我们读课文,不仅要提前解决生字词,还要注意课前的“预习提示”。例如,本课的预习提示里有这么一句话:“这篇课文特别适合朗读”。但是,我认为这篇朗读起来会有一些困难,为什么?因为它太长了。长的文章读的时候中间是需要有一些停顿的,要调整,喘口气。那么,你们认为在课文的哪些地方要有停顿呢?
(生思考,无人发言)
师:嗯,我提示一下,请同学们注意重复出现的标志性句子。
生:(兴奋地)哦,老师,我知道了。第①段的“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,我赞美白杨树!”,还有第②段的“那就是白杨树,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!”,第③段的“这就是白杨树,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,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!”。
师:你的反应相当敏捷,大家看还有漏掉的吗?
生:有,还有第⑧段的“白杨树不是平凡的树”。
师:看来作者的确一次又一次强调白杨树“不平凡”啊。那么,根据这句话,课文就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了。同学们拿起笔,在①②③自然段旁边写一个大写的“一”,表示第一部分。依此类推,④⑤段第二部分,⑥⑦段第三部分,⑧⑨段第四部分。
师:现在又发现了新的问题,比如第②段似乎整段都没有提到白杨树,我认为可以把这一部分忽略掉,你同意吗?
生:不同意,第一部分是(支吾)……环境描写吧。
师: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?或者说,假如没有第一部分会怎样?
生:如果没有第一部分,第二部分写白杨树就比较奇怪,很突然。
师:是的,会让人感到突兀。为什么呢,我告诉你,因为第一部分有个作用就是引出本文的写作对象。
(板书:引出对象)
师:好,我还有问题,我想把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对调。因为第二部分我感觉语言要美一些,课文的很多雅词都是出自这里,我们不是常说:好戏在后头,最精彩的是压轴戏吗?
生:嗯……我说不出为什么,反正肯定就是不能换的。
(生笑)
师:直觉有时也是很准的。
生:我觉得第⑤段就是写白杨树的外貌,第⑦段是歌颂它的品质之类的东西。
师:外貌一般指人,这里建议用“形态”二字。你的分析很准,也就是就说,第二部分重点在于描绘白杨树的形态。
(板书:描绘对象)
师:而第三部分上升到精神层面,这叫做升华。
(板书:升华对象)
师:同学们看,这篇课文其实隐藏着一个非常美丽的结构——
(屏显:引出对象——描绘对象——升华对象。生齐读)
师:这是写景状物类散文常用的写作思路,你们在写作过程中也可以借鉴。不过,我们还要再想一想,搞清楚课文是怎样引出对象,怎样描绘对象,又是怎样升华对象的。既然,课文特别适合朗读,那我们就尝试着以“朗读”来揭开这些奥秘吧。
三、语言赏析
(一)
师:先看第一部分。我想先让男女分角色读。这样,女同学读从“黄与绿主宰者……”到第②段结束,男生读第③段整段。清楚了吗?
(生分角色读)
师:刚才我宣布男、女生分工时,我看到有位同学做了这样一个细微的表情(师模仿学生“切”的不屑表情,生笑),
我猜想他大概是对我的角色安排不太满意。那有没有同学能来帮我证明一下,我这样安排是有道理的?
生:我觉得……男女生读都可以吧……
(生笑)
师:看来你是不太认可郭老师的看法,有没有支持我的?
(课堂静默,无人回答)
师:那我就请课代表来说,好不好?想想男女声音的特点。
生:因为第②段写得比较平淡,而女同学声音比较轻柔,所以她们来读比较好;第③段感觉语气比较急促、兴奋,男生读更好一些。
师:很好,一段读得轻柔和缓,一段读得急促兴奋,这是感性上的认识。假如要从理性上分析,这两段有什么不同呢?再提示你们一下,抓住一个转折关联词和一组反义词。
生:是“但”吧,然后反义词是“单调”和“惊奇”。
师:对,还有“倦怠”和“猛抬眼”。这些反义词说明,第②段和第③段构成情感上的——
生:对比!
师:对比的重点是放在前面还是后面?
生:后面!
师:对!前面写单调乏味是为了写后面的惊奇的,这种手法叫做?
生:先抑后扬。
生:欲扬先抑。
(生笑)
师:这不一样的嘛!
生:一波三折。
生:转折。
师:说得都对,考虑到第②段有大量的环境描写,郭老师倾向于使用“烘托”这个词。(板书:环境烘托)这个结论是通过读出段落之间的反差、对比发现的。(板书:读出对比)
(二)
师:在顺利引出白杨树之后,作者又是怎样描绘白杨树的呢?我们依然用朗读来解决。这次我想让班上朗读最好的同学来读,你们推荐一位吧。
(学生推荐代表,代表朗读“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……更不用说倒垂了”一段)
师:谁可以来点评点评他的朗读?
生:我觉得他读得比较通顺,但读得太平了。
师:你的意思是他的情感、声调没有起伏,是用一个声音、一个速度读出来的?
生:是的。
师:其实,要让声音有起伏、有变化,关键是读好句中的某些——?
生:重音。
师:那你认为这段里面哪些词语要读重音?
(课堂静默,无人回答)
师:提醒大家,这段话里有些词是出现了两次或两次以上的,能找出来吗?
(生动笔,勾画,寻找)
生:嗯,我找到了“上”和“绝”。
生:还有“直”。
生:两个“加以人工”。
师:老师补充一个,比如这个“一”字,很不起眼,容易忽略,但很重要。这些词,出现两次以上,意味着作者有意对它进行——?
生:强调。
师:一般而言,作者特别强调的词,我们是应该读重音的。现在,我把这些词标成红色,再请这位同学来读,大家仔细听,看有没有进步。
(屏显:“那是……倒垂”一段,标示重点词。生代表再读,重音处理有进步,生齐鼓掌)
师:效果好些了,我还想问问你,从这些词,你看出白杨树的什么形态特征呢?尽量用四字词语回答。
生:嗯……力争上游。
师:好,其他同学有补充吗?
生:紧密团结。
生:质朴坚强,不折不挠。
师:是的,其实这些特征通过某些关联词也能凸显出来,我们再来读段末几句话,注意读好这些关联词。
(屏显:“这是虽在北方风雪压迫下……对抗着西北风”一段,关联词标示重音,生齐读)
师:两个关联词连接的句子,都在强调后者,也就是它倔强挺立、不折不挠的特征。这就是作者对白杨树的形态刻画。(板书:形态刻画)这一发现我们是通过读好重音的方法得到的。(板书:读好重音)
(三)
师:那么,作者是怎么把白杨树上升到精神层面呢?我们还是通过朗读来发现奥秘。我们已探索过段落、词语了,这次,我们把重点放在探究句式上。
师:请大家关注第⑦段从“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”到“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”,自由读一读,看它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?
生:用了很多雅词。
师:哦,你说的是用词。能说说句式吗?也就是这段的句子和常用的表达不太一样的地方。
生:它用了很多的问句。
师:具体一点,是疑问还是反问?
生:它用了“难道”,应该是反问。
师:数数一共几句?
生:一共(数句子)……四句。
师:能说说这四句呈现出什么规律的变化吗?
(学生不能回答)
师:说说直观感受。
生:变得越来越长了。
(生笑)
师:嗯,你说的是篇幅,确实越来越长了。那么内容、情感、语气呢?
生:我认为语气也是越来越夸张了。因为反问句本来语气就很强烈,更何况句子越来越长。
生:我认为这几个句子是由浅入深的。先说树,再说北方的农民,再说守卫家乡的哨兵,最后说写出新中国历史的精神和意志,内容越来越广,含义越来越远,它的品质就越来越可贵,它所代表的精神层次越来越高了。
师:你的见解既深刻又准确。那么,假如要朗读这几句话,你认为应该怎么读?
生:我认为语气要越来越强烈。
师:是的,具体建议就是语速要逐渐急促,声音逐渐变大,声调越来越高。下面我们来尝试一下。老师读“当你”到“一排白杨树”,接下去第一位同学读第一个“难道”,第二位读第二个,以此类推。到第四个“难道”的时候老师的声音会加入进来。好,我们来试一试。注意,要越来越高,越来越响,越来越急促。假如读到最后有一种慷慨激昂,酣畅淋漓,一泻千里之感,那我们就成功了。
(生分小组朗读四个反问句,层层推高,气氛热烈)
师:同学们读得真好啊,真正读出白杨树的精、气、神,全场都被你们点燃了。我想,我们为什么热情讴歌白杨树,就是因为它象征着一种伟大的精神啊。这一点,通过朗读四个反问句,特别是其中层层递进的变化就不难感受到。
(板书:精神象征,读明变化)
师:同学们请看黑板,作者写白杨树完成了三步走,即:环境烘托——形态刻画——精神象征。这个发现是通过三次朗读训练得出的,即:读出对比,读好重音,读明变化。看来,朗读是一个好方法啊,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多用朗读去发现文字之美。
四、课堂收束
师:不过到现在,老师还有一个疑问,作者为什么就用白杨树象征北方的农民,象征其他不行吗?像《春》一样象征有活力的儿童,行不行?
(课堂静默,无人作答)
师:要回答这个问题,恐怕要了解一段背景资料——
(屏显:本文写于1941年,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相持阶段。茅盾亲眼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、团结抗战的情景,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,深受鼓舞,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。生齐读)
师:由此,我们不难得出本文的主旨——
(屏显:文章借赞美“西北极普通”的白杨树,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。生齐读)
师:那么,就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、赞美之情读完文章的⑧、⑨段吧。受你们情绪的感染,老师也想读一段,你们就留第⑨段给我读吧。好,坐端正,拿起书,全身心投入,以最饱满的激情来读。
(生读第⑧段。师读第⑨段,并复读最后一句,语气慷慨激昂,课堂气氛到达高潮)
师:最后一个小问题,为什么写楠木?
生:(异口同声)对比!
师:你们太聪明了!下课!
板书设计